当前位置: 首页 >>创业指南

郭誌剛(教師)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发布时间:2025-07-05 08:06:15   发布者:三牲五鼎網
  郭誌剛,教授,男,1933年出生,漢族,河北景縣人。中共黨員。195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1947年後曆任河北省景縣東榆林小學教師,景縣師範學員,冀縣後師學員,北京大學中文係助教、講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前民主德國漢堡大學和卡爾·馬克思大學漢語文學客座教授。196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專著《孫犁創作散論》、《荷塘紀勝》、《孫犁傳》(合作)、《中國現代小說論稿》、《孫犁評傳》、《中國現代文學史論》,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上、下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下集)等。,

基本內容

  1982年於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管理係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5年於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社會學係獲社會學碩士學位;

  1990年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

  1993年在美國布朗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85-1999年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

郭誌剛(教師)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2000年調入北京大學社會學係任教。

  

  

研究方向

  人口學、社會調查與統計分析方法。

個人著作

  《社會統計分析方法――SPSS軟件應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有關成果

  1.  時期生育水平指標的回顧與分析,《人口與經濟》2000年第1期。

  2.  從近年來的時期生育行為看終身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00年第1期。

  3.  中國90年代的生育水平分析――多測量指標的比較,《中國人口科學》2000年第4期。

  4.  Chapter 10. Family Patterns. In Peng Xizhe, Ed. The Changing Population of China.. Blackwell Publisher Ltd, 2000.

  5.  利用人口普查原始數據對獨生子女信息的估計,《市場與人口分析》2001年第1期。

  6.  中國高齡老人的居住方式及其影響因素,《人口研究》2002年第1期。

  7.  現行生育政策與未來家庭結構,《中國人口科學》2002年第1期(第一作者)。

  8.  總和生育率的內在缺陷及其改進,《人口研究》2002年第5期

  9.  對中國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與討論,《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10. 關於中國1990年代低生育水平的再討論,《人口研究》2004年第4期。

  11. 關於生育政策調整的人口模擬方法探討,《中國人口科學》2004年第2期。

  12. 對“五普”和“四普”隊列人口一致性的再檢驗,《中國人口科學》2004年第6期

  13. 中國1990年代的家庭戶變遷,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科學討論會論文集》,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

  14. 北京市家庭戶的變化及外來人口影響,《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

  15. 第十六章:居住方式及其影響因素。載曾毅、柳玉枝、張純元、蕭振禹主編《健康長壽影響因素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16. 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生育狀況分析,載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辦公室和北京市統計局編,《北京市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課題論文集》,中國人口出版社,2004年:3-44。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Tags: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