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長懸空超兩年後“80後”白雨石接替代理!揭秘恒豐銀行治理之殤

來源:機構之家

眾所周知,在我國的商業銀行係統中,國有六大銀行、十二家全國性股份製銀行以相對較大的規模以及較為顯著的市場影響力,而備受市場和輿論的矚目。但其中,卻有這麽一家銀行因自身的種種因素而略顯“突兀”,那就是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豐銀行”)。

在前任行長王錫峰於2022年8月8日離職後,該行的行長/總經理職務就空缺至今、已兩年有餘!空缺期間,早前恒豐銀行由該行的副行長鄭現中代為履行行長職責;就在近日,輿論開始注意到,盡管尚無正式的公告發文,但該行代為履行行長職責的人員已由鄭現中副行長、調整為“80後”的白雨石副行長。

注:上圖為恒豐銀行曆年董、監、高隊伍變動情況; 基本圖表來源:Wind。注:上圖為恒豐銀行曆年董、監、高隊伍變動情況; 基本圖表來源:Wind。

經機構之家查證,在國家企業信息公示係統上,在2025年1月3日,該行發生了係列的高級管理人員調整備案,其中最為顯眼的就是“代為履職”和“總經理”的字眼,這就意味著作為“80後”的白雨石副行長接替鄭現中副行長,代為履職恒豐銀行的行長職務。

注:本次恒豐銀行高級管理人員備案變更情況; 基本圖表來源:國家企業信息公示係統。注:本次恒豐銀行高級管理人員備案變更情況; 基本圖表來源:國家企業信息公示係統。

恒豐銀行曲折中前行,白雨石後續或轉正為行長

恒豐銀行作為12家全國性股份製商業銀行之一,前身為成立於1987年的煙台住房儲蓄銀行,於2003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後,改製為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並又於2019年完成市場化改革股改建賬。

作為一家全國性的股份製商業銀行,恒豐銀行也逐漸走出“老家”煙台的“舒適區”,將總部於2019年注冊變更至山東省省會濟南,以謀求更好的發展空間。曆經多年的成長,恒豐銀行不但在山東省內廣有布局,並且也逐步走向了全國;續2006年11月第一家域外分行南京分行開業之後,恒豐銀行又陸續成立了杭州、成都、重慶、煙台、福州、昆明、西安、寧波、北京、上海、鄭州、長沙、武漢、廣州⠥’Œ深圳等分行,這樣一來,無論是京津、江浙滬、還是兩廣,以及中西部地區,恒豐銀行在全國大部分區域都有了設點輻射。

盡管中途或有波折、但恒豐銀行還是在顛簸中持續前進,並已具有相當的業務規模。由於該行尚未掛牌上市,故而根據Wind口徑最新的2023年年報數據披露,該行當期的總資產為1.44萬億元、同比增速為8.12%,其中貸款總額8123.06億元、同比增速高達14.08%,而存款總額為7772.14億元、同比增速10.13%,但當期實現營業收入252.75億元、同比增速僅為0.62%,而歸母淨利潤為51.46億元、同比增速反而下滑了-23.74%,

同時在質效指標方麵,該行2023年末披露的淨息差為1.59%、同比縮小了0.0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為1.72%、同比優化了0.09個百分點,而撥備覆蓋率則為152.24%、與上一年度的152.46%基本持平,資本充足率則為11.92%、同比下降0.07個百分點,貸存比則為104.52%、同比上一年度的100.90%又上升了3.62個百分點。

這樣一家大行,行長已缺位兩年有餘也不是長久之計,機構之家考慮到如下三點因素後認為,白雨石副行長如“順豐風水”,不排除在本次代為履職之後、擇機轉正為恒豐銀行行長的可能性。

首先,該行的行長一職已空缺兩年有餘,作為一家具有相當規模的銀行,如何盡快確定行長人行,通過確立“主心骨”而穩定“軍心”已是迫在眉睫,並且可能也是監管部門、銀行股東和內部各級員工的普遍期待。

其次,續鄭現中副行長之後,本次白雨石副行長已是原行長王錫峰離職後代為履職的第二位副行長,畢竟行長作為銀行的最高經營管理者、相對而言“位高權重”,故而哪怕是代為履職人選的確定也是審慎的,故而一而再、再而三,再行輪替、調整崗位人選,可能性應該相對偏小。

第三,公開資料顯示,白雨石副行長出生於1982年,作為“80後”的年齡潛力還是相對明顯的,在代為履職一段時間後、如能正式確定為行長人選,還能繼續“發光發熱”較長時間;畢竟,現任的鄭現中副行長出生於1967年、2025年已是虛歲58,而聶大誌副行長更是出生於1964年、新年之後已是虛歲61。

當然,上述這些隻是機構之家基於常情的、對於可能性的一種分析判斷,一家之言、最終結果還有待若幹時間後的事實揭曉。

注:上圖為本次代為履職行長/總經理一職的“80後”副行長白雨石。注:上圖為本次代為履職行長/總經理一職的“80後”副行長白雨石。

公開資料顯示,白雨石出生於1982年,作為一名“80後”最終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並獲得了經濟學碩士學位;同時,隨著新一代人“考證熱”的興起,白雨石也同時具有CPA中國注冊會計師、CFA特許金融分析師、FRM金融風險管理師等多項資質。

由於成立時間相對於六大國有銀行更晚,十二家全國性股份製銀行的企業底蘊可能也無法與六大行相提並論,而具體到人事方麵也是如此。不論是普通員工、還是各級管理人員、甚至高管團隊,很多都有國有大行的履職經曆。

白雨石也不例外,職業生涯早期曾就職於係統,並從事過財務管理部流動性管理方麵的工作;2015年7月加入恒豐銀行後,又先後擔任該行的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副總經理(主持工作),以及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總經理,資金運營中心籌建組組長、總經理等係列職務。從上述履曆中,讀者朋友對其擅長領域應該也有所了解,可能更多地偏向於資產負債運營及金融市場方向。

白雨石具有較好的學曆,有國有大行的工作經驗,又曆任恒豐銀行總行多崗位的曆練。作為“80後”的他有諸多優勢加持,故而職業生涯風生水起、繼續高升也可謂是意料之中了。2022年6月起升任恒豐銀行的黨委委員,又在2023年1月17日正式獲得監管部門批準、出任該行的副行長一職。

基礎圖表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基礎圖表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

早年恒豐銀行高管層麵問題不少,期盼後續穩定向好

事實上,恒豐銀行盡管是十二家全國性股份製商業銀行之一,但在絕大多數同業都幾乎已經上市的當下,卻仍然在資本市場的大門外徘徊、而不得其入,與其曆史上一些高管層麵事件的消極影響可能也不無關係。

該行的兩位董事長薑喜運和蔡國華先後因為較為嚴重的貪腐問題,而均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其中薑喜運原董事長出生於1949年11月,祖籍山東萊西;2019年12月26日,山東省煙台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薑喜運犯貪汙罪、受賄罪、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罪,被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注:上圖為恒豐銀行因貪腐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的原董事長薑喜運。注:上圖為恒豐銀行因貪腐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的原董事長薑喜運。

遺憾的是,薑喜運的貪腐落馬不但沒有讓一些後繼之人引以為戒,反而還變本加厲、最終而步其後塵。該行原董事長蔡國華的事跡,甚至還被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予以專門通報介紹,機構之家僅摘要關係信息如下:

“檢方指控蔡國華犯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貪汙罪、挪用公款罪、受賄罪、違法發放貸款罪五項罪名,涉案金額達103億元。任職恒豐銀行董事長期間,蔡國華平均每天報銷花費40萬元。這家公家銀行竟淪為了他的私人提款機,令人瞠目結舌”;”他“以身示範”個人花費公款報銷,讓許多高管也緊跟其後,把銀行公款當作唐僧肉。他被調查後,恒豐銀行原副行長畢繼繁等多名高管也相繼被調查。作為12家全國性股份製銀行之一的恒豐銀行,最終形成逾1400億元不良貸款,如處理失當,將會是一個巨大的金融風險”。

注:上圖為恒豐銀行因貪腐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的原董事長蔡國華。注:上圖為恒豐銀行因貪腐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的原董事長蔡國華。

相比於兩位被判死緩的原董事長,文中提到的該行原副行長畢繼繁等高管也相繼被調查就不展開一一介紹。而蔡國華的落馬,主要應歸功於該行的原行長欒永泰、對此進行的實名舉報,欒永泰作為行長舉報董事長蔡國華,盡管在短時間內或許有點“家醜外揚”的意味,但也為該行“刮骨療毒”迎來了契機,其正義之舉、某種程度上而言對該行的風清氣正具有積極的意義。

注:上圖為恒豐銀行原行長欒永泰。注:上圖為恒豐銀行原行長欒永泰。

欒永泰作為行長舉報董事長蔡國華,在當年曾轟動一時、相信讀者中如有銀行界的資深人士一定會對此有所印象。這一罕見之舉徹底揭開了恒豐銀行內部的真實狀況、從而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及嚴厲的監管查處,也使得該行迎來了重生的契機。

公開資料顯示,涉案的原董事長蔡國華出生於1965年4月,山東陽信人,早年曾在地方任職、並升至高位,2013年12月調至恒豐銀行擔任董事長。這一舉措,仿佛讓蔡國華“老鼠掉進了白米缸”、金融係統的海量資金徹底使其迷失了自我,並釀成了涉案金額達103億元的驚天大案。

最終,他也受到了法律的懲罰,於2021年8月27日被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公開宣判,以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貪汙罪、挪用公款罪、受賄罪、違法發放貸款罪並罰,判處蔡國華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

單位:億元; 基礎數據來源:Wind。單位:億元; 基礎數據來源:Wind。

先後落馬的薑喜運和蔡國華兩任原董事長,無疑對該行的經營發展和商譽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但往事已矣,相信恒生銀行也會在不久的將來,盡快確定、穩定高管團隊,使得該行的經營治理日益走上正軌,從而使該行浴火重生、氣象一新,以恢複自身在銀行係統中應有的相稱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