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樸相民 >李曙光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正文

李曙光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2025-07-05 08:32:24 来源:無蹤無影網作者:百色市 点击:135次
  李曙光,男,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長期研究司法製度及破產法。2013年1月,掛職擔任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副所長。,

簡介

  李曙光,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破產法與企業重組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國有資產法》和新《破產法》立法起草小組成員以及。中國經濟改革體製委員會研究員,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常務理事等,曾擔任中國政府與亞洲開發銀行和世界銀行多個合作項目的中方首席顧問。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破產清算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際破產協會成員委員會理事, 國際破產協會金磚四國委員會聯席主席,國際破產協會中國區負責人,美國破產學會(ACB)第十九屆外籍會員,香港 注冊會計師協會榮譽會員,美國哈佛大學 法學院任訪問學者。中國發展百人獎第三屆獲獎者。

  2013年1月,掛職擔任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副所長。

研究方向

  經濟法理論、破產法、公司並購與重組、法治改革、法製史等。

主要成就

  在中國加強立法建設中,李曙光先生為破產法與國有資產的立法作出了巨大貢獻。自8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企業破產與兼並問題,是該領域國內最早的開拓者之一,也是中國新《破產法》和《國有資產法》的主要起草者之一,《證券投資基金法》立法修改小組成員中唯一的法律界人士。

主要學術活動

  2000-2001年在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任訪問學者。兼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國有資產法》立法起草小組成員和新《破產法》立法起草小組成員,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研究員,中國改革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法律與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兼職研究員,國際破產協會成員委員會理事,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常務理事,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等。自九十年代初期始,先後參與《反壟斷法》、《證券法》、《中小企業促進法》、《關於審理國際貿易行政案件若幹問題的規定》等法律、法規以及全國人大市場經濟法律體係五年立法規劃、國務院有關國有企業改革政策的起草和製定工作。1995-1997年擔任亞洲開發銀行與中國政府合作項目――中國國有企業破產重組項目中方首席顧問。1998-1999年擔任世界銀行企業改革項目中方專家。2001年任世界銀行與國家經貿委合作項目中國沈陽市破產改革項目首席專家。2004年任全國人大與世界銀行合作項目-中國破產法立法改革項目專家組組長。。並就法律和經濟改革項目先後考察過德、澳、美、日、英、荷、法、意、俄等國。

主要科研項目

  1、教育部國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有資產法律保護機製研究》

  2、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國有資產法立法研究》,

  3、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破產法律製度研究》,

  4、司法部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破產法的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5、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破產欺詐法律規製研究》

個人作品

  著有《中國企業破產與重組》(1996)、《中國企業重組操作實務全書》(1997)、《政治中國》(1998)、 《MBO---管理者收購》(1999)、《晚清職官法研究》 (2000)、Bankruptcy Law in China: Lessons in the Past Twelve Years(《哈佛亞洲季刊》2001年冬季號)、《新破產法起草中的幾個重要問題》(2002)、《論憲法與私有財產權保護》(2002)、《證券民事賠償訴訟的"軟肋" 》(2002)、《中國經濟轉型:成乎,未成乎?》(2003)、《中國公司治理及其轉型期的改革》(2003)、《加快製定國有資產法》(2003)、《轉型法律學--市場經濟的法律解釋》(2004)等百萬字的著作及論文。

  代表性專著

  1、《轉型法律學》,李曙光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法思想錄》, 李曙光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3、《晚清職官法研究》,李曙光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版

  4、《破產法製度設計與操作指引》,李曙光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代表性教材

  1、《經濟法學》,李曙光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代表性論文

  (一)一類論文

  1、《公司法的模式、理念與修改》(獨著,8000字) 《新華文摘》2005年第3期

  2、《從身份到契約》(獨著,5000字) 《新華文摘》1999年第2期

  3、《“中策現象”帶給我們的啟示》(獨著,2500字) 《新華文摘》1994年第10期

  4、《中國法律現代化的取向》(獨著,6000字) 《新華文摘》1994年第7期

  (二)部分核心刊物論文(以下均為獨著)

  1、《論新破產法第30條中的債務人財產製度》,《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經濟法詞義的解釋與理論研究的重心》,《政法論壇》,2005年第6期

  3、《新破產法的製定與中國信用文化與信用製度》,《法學家》,2005年第2期

  4、《行政許可、政府幹預與政府轉型》,《開放導報》,2004年第6期

  5、《中國大陸新破產法立法關鍵問題的探討與思考》,《月旦民商法研究》,2004年第4期

  6、《中國的經濟轉型:成乎?未成乎?》,《戰略與管理》,2003年第3期

  7、《中國的公司治理及其轉型期的改革》,《政法論壇》,2003年第3期

  8、《論憲法與私有財產權保護》,《比較法研究》2002年第1期;轉載於《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行政法學》,2002年第3期

  9、《關於新<破產法>起草中的幾個重要問題》,《政法論壇》,2002年第3期

  10、《Bankruptcy Law in China: Lessons in the Past Twelve Years中國破產法實施十二年的經驗教訓》(英文論文),《哈佛亞洲季刊》,2001冬季號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作者:嘉定区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