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語錄體,以及語錄體和對話體的區別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論語語錄體的特點是什麽
- 什麽是語錄體
- 語錄體是什麽
- 語錄體是什麽
- 什麽是語錄體
- 《論語》的語錄體有什麽特點?
Q1:論語語錄體的特點是什麽
這種表達方式的最大特點就是“對話人生的基本運動是轉向他人”,所以,語言簡潔樸素、生動形象、明白易懂;語句簡短流暢、通俗明了、詼諧機智;語句有肯定句也有反問句;在談話中有一問一答式、一問多答式、亦或是多人談論式;語氣有同輩之間平等的對話、有師生或上下級訊問。總之,“思想不是按其在頭腦中存在的方式去表達,而以對話的方式去表達”,在平和的對話或是在激烈的辯論中,諸多的有關教育的問題被討論著;教育的規律被探尋著;教育的真諦被揭示著;教育的理解被闡發著,留給後人的是先哲們的教育智慧,這些智慧幫助我們將今天的教育走向輝煌。
語言簡約而含義深遠,是《論語》的一大語言特點。“《論語》是語錄體散文,……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遊國恩語)《論語》作為孔子及其弟子言語行事的輯錄,重在記言,一般隻說自己的觀點,不會充分展開與論證。“略無華飾,取足達意而已。”(魯迅語)
言簡意賅卻富有哲理的語句準確地傳達了孔子對社會人生的認識,例如:“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雕也”(《子罕》),這不僅僅是讚美鬆柏,更是體現了孔子對社會人生的深刻的觀察與思考。《論語》中的許多語句,“詞約義豐”,具有哲思之美。
Q2:什麽是語錄體
語錄體
中國古代散文的一種體式。常用於門人弟子記錄導師的言行,有時也用於佛門的傳教記錄。因其偏重於隻言片語的記錄,短小簡約,不重文采,不講求篇章結構,也不講求段落、內容間的聯係,還沒有構成單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稱之為語錄體。
先秦記載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論語》及宋代記載程顥、程頤言行的《二程遺書》,均堪稱語錄體的典範。
Q3:語錄體是什麽
語錄體是中國文體。常用於門人弟子記錄導師的言行,有時也用於佛門的傳教記錄。因其偏重於隻言片語的記錄,不重文彩,不講篇章結構,不講篇與篇之間甚至段與段之間時間及內容上的必然聯係,故稱之為語錄體。
先秦記載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論語》及宋代記載程顥、程頤言行的《二程遺書》,均堪稱語錄體的典範。其中《論語》簡明深刻、語約義豐,往往在一兩句話裏包含豐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經驗,流傳後世,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警句和格言。
Q4:語錄體是什麽
語錄體是中國古代散文的一種體式。常用於門人弟子記錄先生的言行,也用於佛門的傳教記錄。下麵小編就帶大家具體的了解一下語錄體的知識。
一、語錄體及其特點
語錄指對自己或他人言語的記錄或摘錄,語錄體是用語錄寫成的文體,語錄體著作主要源於傳道授業及學術討論的如實記錄,最初來源於記錄孔子教學的《論語》。語錄體的一般特點是語句簡短,多用問答形式,偏重於隻言片語的記錄,不避俚俗,能用簡潔的對話刻畫出人物的性格風貌,並講解清楚事理的是非曲直;
另外,語錄體不講篇幅或段落之間在時間內容上的必然聯係,采取點悟式的話語表達方式,不作長篇大論的引申發揮,具有一種精練簡約、片言百意的表達效果。盡管曆經諸多朝代的變遷和形態的演變,語錄體散文仍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獨特的魅力。
二、語錄體的一些文字語錄體的一些文字
1. 孔子一再告訴世人“安貧樂道”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他不是鼓勵我們過窮日子,他不是擔心我們有錢,他一再提醒我們,你富貴是可以的,但是你最好有充分的心理建設。
2. 懲惡揚善,“揚善”,是發揚善良的一麵,不是把好事情到處吹牛。
3. 我們做一個人,隻要有機會,隻要有能力,就一定要順著天理良心,來完成我們這輩子人之所以為人的那個美好的使命,這才是讀《易經》的人的一種覺悟。如果讀了半天隻想從中得到好處,隻想把自己的壞處推給別人,那還不如不讀,那就讀出小人來了。所以《易經ⷥ䧨裏麵都有一個“君子以”,就是君子看到這種自然現象他用什麽樣的方式,來把它變成人世間的一種美德。
4. 在大好的時光裏,在開明的時代裏,你隻能順著走,不能逆著來,不管你是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隻要你在這種時代順著走就都是有利的,逆著走就都是倒黴的。
5. 作為一個領導者,責任可以下放,但權力一定要集中,不能分隔,一分隔就要出大問題。
6. 以正為根本的就叫做正道,你不管處於什麽樣的狀況,隻要堅持走正道,大概就不會偏離到哪裏去。人世間的現象大多是歪斜不正的。
7.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修”,換而言之,就是培養好我們的道德情操。
Q5:什麽是語錄體
語錄體是中國文體。常用於門人弟子記錄導師的言行,有時也用於佛門的傳教記錄。因其偏重於隻言片語的記錄,不重文彩,不講篇章結構,不講篇與篇之間甚至段與段之間時間及內容上的必然聯係,故稱之為語錄體。
先秦記載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論語》及宋代記載程顥、程頤言行的《二程遺書》,均堪稱語錄體的典範。其中《論語》簡明深刻、語約義豐,往往在一兩句話裏包含豐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經驗,流傳後世,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警句和格言。
擴展資料:
關於語錄體的發展
從人類曆史發展的曆程看出,越是在最早的教育著作中,教育家和思想家們越是喜歡用樸實生動、簡潔易懂的對話語錄體來闡述他們的教育思想、呈現著他們的研究成果、表達著他們對教育的理解。這種用平實、生動對話的體裁寫成的作品,是教育曆史上的瑰寶,是永遠洋溢著生命活力的著作。
而且實際上,正如很多人都讚同的,越是學問精深者,表述其學問的語言越平實,因為這些高深的學者已將知識融匯貫通並且他們思維敏捷、文思清晰,於是就能把高深的道理轉化成口語化、大眾化的語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語錄體
Q6:《論語》的語錄體有什麽特點?
《論語》的語錄之體自具特點,旨在記言,全用口語,通俗淺顯,不同於《尚書》、《春秋》的書麵語言。而且孔子為人重視文采,師徒問答言皆有文。雖隻言片語,也不同尋常筆墨。雖有加工潤色,卻似一出自然。
這樣的著作,對後代的文章影響極大。曆代作家行文用語無不取法於此。漢語文章的典範性也發源於此。
關於語錄體和語錄體和對話體的區別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語錄體的詳細內容...